如何评价苏秦这个人

苏秦早年师从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鬼谷子,这鬼谷子可是一个超级牛人,他神一般的存在于中国历史的层层迷雾之中,神龙见首不见尾,整个一得道成仙的世外高人 。凡是战国时期叫得响的人物,诸如军事鬼才孙膑、打仗能手庞涓、变法狂魔商鞅、连横高手张仪,都是鬼谷子的高徒 。总之,牛逼的徒弟一抓一大把,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。

如何评价苏秦这个人

文章插图



苏秦经名师指点,自以为练就绝世神功,信心满满的学成归来,梦想着像他的师兄们一样在江湖上扬名立万 。可惜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,苏秦出山后,在江湖上处处碰壁,几年之后,他还是屌丝一个,混的挺惨,无奈之下,只好灰头土脸的狼狈回家 。

在家里,他的老婆瞧不起他,数落他不安心务农,却整日靠耍嘴皮子为生,舍本逐末,甚至连饭也不给他吃一口;他的嫂子更是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,时常讥讽他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 。苏秦内心那个难受啊,整日长吁短叹,人在矮檐下,怎能不低头?唉,龙困浅滩,现实好残忍哪!

一日,苏秦得了一本江湖上失传已久的上古奇书,名曰《太公阴符》 。他立刻如获至宝,遂即闭关修炼,自创“引锥刺股”的不要命读书大法日日夜夜伏案钻研,整整一年时间,终于将自身功力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。他揣摩出一套针对战国七雄的合纵连横之术,自认凭此绝学,可以出关游说当世君王了 。

如何评价苏秦这个人

文章插图



苏秦出关后,第一站到了秦国,可这个信心满满的热血青年遭到了当头棒喝 。当时苏秦的师兄商鞅作法自毙,秦国上下都很讨厌靠嘴皮子吃饭的说客 。所以秦惠文王根本不叼他,滚吧臭小子,看见你这厮就来气,哪凉快哪呆着去 。苏秦碰了一鼻子灰,灰溜溜的跑到了赵国 。哼,你秦国不叼我,我就来游说你的死对头,可老天似乎故意要跟苏秦做对,这一次,他又被撞的鼻青脸肿,赵国国相赵成横竖看他不顺眼,摆摆手就把他打发了 。
此处不留爷,自有留爷处 。苏秦又来到了燕国,这一次,咸鱼终于翻身了 。他游说燕王,先从地理位置上分析了燕国与赵国的相依之势,接着批评燕国的战略错误:惧怕千里之外的秦国,却不担忧百里之内的赵国;最后建议燕国合纵赵国,结为一体 。他说起来滔滔不绝,旁征博引,把燕王说得心服口服,连连称是 。

最后,燕王允诺,只要苏秦能以合纵之计说服赵国联合燕国共同抗秦,愿举国相报!为表诚意,燕王送了苏秦一大批金银珠宝,让苏秦放心大胆的去谈,钱是个碎事,不成问题 。从此,苏秦开始踏上了纵横捭阖的外交之路,他最终成功说服六国国君,组成抗秦联盟统一战线,迫使强大的秦国在15年之内不敢出兵函谷关 。

【如何评价苏秦这个人】
如何评价苏秦这个人

文章插图



很多学者看不起苏秦,认为他只不过是一个油嘴滑舌,见风使舵的利益投机分子 。其实,在我看来,抛开个人品德不说,苏秦的才华可谓登峰造极 。什么是合纵?合纵就是合众弱抗一强,一只羊肯定敌不过一头狼,可众多的羊联合在一起,即使狼再凶残,它也束手无策 。苏秦睿智的看到,如果一国遭受秦国的攻击而其他国家坐视不理的话,后果不堪设想,这就犹如多米诺骨牌,一个倒下,其他的也会依次倒下,最终都被秦国吞并 。历史证明,苏秦的分析见解丝毫不差,六国合纵联盟瓦解之后,被秦国逐一灭亡 。

其实,合纵的中心思想很简单,就是六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,这个理论观点相信战国时期很多人都能想到,战国是个群星荟萃的大舞台,牛逼的人多了去了 。但是,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,怎样才能使六国组成抗秦联盟统一战线,这一点却难如登天 。六个国家,关系错综复杂,瞬息万变,各国利益时而相辅相成,时而又水火不容,让这六个各怀鬼胎的家伙合伙做生意,你说难不难?

但是,苏秦做到了 。他依靠三寸不烂之舌在六国转了一圈,抗秦联盟轻松搞定,你说神奇不神奇?更神奇的是,他身佩六国相印,当了国际问题研究所的总顾问,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人而已 。苏秦自创舌战模式“利导法”,就是先把你捧得高高在上,让你心花怒放,飘飘欲仙;然后再适当给你泼点冷水,你可别高枕无忧,因为你并非十全十美;其次,分析利弊,哪些对你有好处,哪些对你没好处;再次就是对症下药,为你出谋划策,你该怎么做;最后抛出合纵抗秦的杀手锏,这一举措对你百利而无一害 。在整个游说过程中,苏秦思路清晰,措辞恰如其分,张弛有度,往往三言两语便直击要害,令听众心悦诚服 。放在当下,即使最优秀的推销总监恐怕也要甘拜下风 。他利用这一模式舌战群雄,所向无敌,弹指间扫清了所有的障碍,把六国君主说得连连称是:如此妙计,定当举国相随!所以,苏秦是一个百年不遇的外交奇才 。

西岳顽石~连横瓦解合纵,总有人说苏秦能力不如张仪,其实合纵的难度系数远大于连横,因为相比促成,破坏简单多了 。